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
自信心是學生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(zhì),在人生目標的實現(xiàn)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充滿自信,不畏艱難,則容易實現(xiàn)目標;反之,則會一事無成。教師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不僅對學科成績直接影響,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。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,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信心。一、體驗成功,增強自信
學生在過去的學習情景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,自我感覺就愈良好,情緒也就愈佳,持續(xù)學習的動機也就愈強烈,自信心也就愈強。相反,學習中的挫折和失敗則會傷害自我形象、削弱動機,繼而喪失信心。成功是每個學生應該得到和能夠得到的,因為教師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學生的成功經(jīng)驗。我在教學中對難度較大的內(nèi)容采用“分散難點”的方法,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,對增強學生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二、體驗信任,增強自信
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是大家熟知的。教師在教學中適當運用類似手法對學生樹立自信心會收到較好效果。即教學中把學習上信心不足、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想成是羅森塔爾講的將來會有優(yōu)異發(fā)展的學生。這樣做,他們能充分體驗到信任,增強自信。
在課堂上及平時接觸中教師通過語調(diào)、表情、體態(tài)語、目光等向他們傳遞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,學生從教師身上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,即感覺到教師始終認為他是聰明的、能干的。久而久之其學習行為也變得積極,自信心大大增強。
三、教會調(diào)節(jié),增強自信
現(xiàn)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,一般比較有自信心,加上經(jīng)過入學選拔,開始時可以說每人都有信心,但大多數(shù)人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經(jīng)驗,到了高年級,同學之間成績參差不齊,各方面能力強弱不等,若在學習中受挫,必然會消沉,總認為升學無望,導致信心逐漸喪失。若加以引導,使其盡快走出陰影,以最佳狀態(tài)投入到后面的學習時,克服困難的信心也就會增強。教師的引導,主要是教會學生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,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增強自信心。
四、善用評價,增強自信
教師善用評價手段,能有效克服了學生心理障礙,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。如教師評改學生的課堂板演,課堂練習時,教師依據(jù)心理學理論,從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同時進行評價。根據(jù)評價標準對于正確的可評為優(yōu),對于有錯誤,但在正確率、解題方法、書寫等方面比上一次有進步的盡管認知因素評不上優(yōu),而情感因素可評為優(yōu),這樣不但對學生認知情況給予了反饋,還對學生的努力程度給予了肯定,使學生增強了自信。以往的評改方法,不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,會使學生,特別是“差生”喪失自信,不求進取。通過這些方法,逐步克服了學生的心理障礙,激發(fā)了他們的自信心。
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,要持之以恒,對不同的班級、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用自己的興趣和自信心去啟發(fā)和感染學生,盡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,使學生親其師,信其道,為學生學好語文創(chuàng)設(shè)良好的心理環(huán)境。
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】相關(guān)文章:
芻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(chuàng)新能力的培養(yǎng)12-04
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(chuàng)新意識的培養(yǎng)12-05
語文教學論文: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(yǎng)11-26
語文教學中學生創(chuàng)新意識的培養(yǎng)02-15
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與培養(yǎng)學生11-14
談談小學數(shù)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意志的培養(yǎng)03-05
- 相關(guān)推薦